题萧氏友恭堂

庭前紫荆树,四时根如石。

诚非雨露私,乃是友恭积。

兰荪产其阴,松桂左右翼。

清风列嘉宾,赏弄终日夕。

伯氏发已种,温温金玉质。

才堪百吏师,兴逐壶公逸。

仲氏鹤昂藏,家事久云敕。

衣内沧海珠,枕中淮南术。

脩髯引清风,叔子秀而栗。

郁郁眉睫间,色矜新句出。

埙篪吹若贯,江海润交益。

儿孙束礼法,中外罔嗟戚。

然萁诮曹丕,酣酒伤牛弼。

不见九江人,同堂广长席。

不见安丰生,自结天翁识。

鸡来哺狗雏,犬俟同牢食。

行当表宅里,远可风百亿。

况乃阴德深,高曾所培植。

我来数升堂,雅素最相悉。

庐山王文学,金兰契方密。

长歌乐知心,高文已在壁。

鄙词虽匪工,聊用劝无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萧氏友恭堂的环境与人物,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情谊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诗人以庭前紫荆树为引,象征着家族的根深蒂固与坚韧不拔,强调了友爱与恭敬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兰荪、松桂等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清风的陪伴,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象征着家族成员间的和睦相处。

诗中特别提到了三位家族成员:伯氏、仲氏和叔氏,他们各具特色,伯氏拥有金玉般的品质和百吏师的才能,仲氏则像鹤一样高雅,叔氏则以修长的胡须和清风般的行为著称。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家族成员的个性与美德,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精神风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曹丕和牛弼的饮酒行为,以及对九江人和安丰生的回忆,进一步强调了家族内部的和谐与团结。通过描述家族成员间的日常互动,如喂养幼犬、共享食物等场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族深厚阴德的赞美,并期待家族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同时,诗人也借由与王文学的友谊,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和对高尚文学作品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家族的和谐与团结,也体现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传承。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越王台

昔者虞翰林,盛制越台碑。

读碑多胜槩,登台但荒基。

王昔乘黄屋,自云帝蛮夷。

迷途殊早复,臣节终无亏。

陆贾信自贤,任嚣岂真痴。

台今废兴几,终古名不移。

海山万景赴,岂殊隆汉时。

乃知登览胜,曷以台观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穗石洞天即五仙观仙各持一谷傍各立一石则五羊也

吴晋纷纷日,荆交瀼瀼时。

五仙持五谷,为拯斯人饥。

滕脩加抚字,郭璞徙城池。

群生日以阜,两贤功同归。

五羊上天去,白石今累累。

至今稻梁丰,不数虾蟹微。

潟卤出牢盆,堆叠如山坻。

化为百万粮,充君节度资。

兵民两足食,市井相娱嬉。

怀哉五仙人,垂德无穷期。

形式: 古风

读五贤传偶成五首(其一)咏顾凯之

昔在山阴县,风流顾凯之。

茂林当户远,白日下帘迟。

兴寄丹青里,人怀岂弟思。

越山千仞碧,俯仰共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读五贤传偶成五首(其二)咏孙兴公

枫柳虽合抱,何如斋中松。

纵无栋梁日,长会九天风。

正声若金石,掷地谐商宫。

寻我遂初赋,意在山水中。

宁知桓司马,复与此心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