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彝卿国录不闲僻远,特为一来。则既幸佳词叙旧,谦褒交厚,不容虚辱,次韵为谢

海角怀人,长误喜、簌簌敲帘风竹。

命驾翩然,谁信道、不怕溪山回曲。

榻拂凝尘,香笼清宴,麈柄从挥玉。

好音闻耳,慰心何啻跫足。

犹记一桂专秋,创开殊选,倒峡馀词力。

往事茫茫十换岁,却共天涯醽醁。

已分成翁,翘观赐带,上拥通仙录。

休贪泉石,贤台闻用金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遥远的海边怀念远方的人,常常误以为是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突然决定驾车前往,谁能料到我竟不惧山水曲折的路途。
榻上积尘未扫,清冷的宴席上,我挥动麈尾,仿佛握着美玉。
美好的消息传来,如同足音般安慰心灵。
还记得那年秋天,我因才华出众被特别选拔,诗篇如江水倒灌。
岁月匆匆流逝,转眼间十年过去,我们一同在天涯饮酒。
如今我已老矣,期待着朝廷的恩赐,希望能位列仙班。
不要沉溺于山水之乐,听说贤者之位需要用金子来打造。

注释

海角:偏远的海边。
簌簌:形容风吹竹叶的声音。
命驾:驾车出行。
溪山:山水道路。
榻拂凝尘:榻上积尘。
麈柄:古人用以驱赶蚊蝇的拂尘,这里代指诗笔。
跫足:形容脚步声,此处比喻好消息。
一桂专秋:比喻才华出众。
殊选:特别的选拔。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赐带:皇帝的赏赐,如腰带等。
通仙录:神仙的名录,比喻高官显位。
泉石:山水,隐逸生活。
贤台:贤能者的高位。

鉴赏

这首宋词以海角怀人的情感为背景,通过描绘风竹声、溪山景色和宴席的清雅氛围,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簌簌敲帘风竹"形象生动,传递出寂静中的期待与思念;"命驾翩然"则展现出对相聚的渴望,尽管路途曲折,但诗人坚信友情不受阻隔。

"榻拂凝尘,香笼清宴"两句,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洁净与宴席的高雅,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麈柄从挥玉"一句,借古人的典故,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好音闻耳,慰心何啻跫足"进一步强调了听到好友佳音的喜悦,如同久违的脚步声般令人欣慰。

词中提到"一桂专秋",暗指友人才华出众,"倒峡馀词力"则赞美其文采斐然。岁月流转,两人虽相隔万里,但仍共饮醇酒,共享天涯之乐。"分成翁"表明诗人已步入老年,但仍期待着朝廷的恩赐和友人的提拔,"翘观赐带,上拥通仙录"表达了对仕途成功的期盼。

最后,词人提醒友人勿忘初心,即使身处偏远,也要积极进取,因为"休贪泉石,贤台闻用金筑",暗示着朝廷对贤能之士的重视,期待友人能在朝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情和仕途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9)

程大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学者。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 字:泰之
  • 籍贯:徽州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呈苏季真提举

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闺帏装束。

待要舒华那更管,朔气凝波僵木。

五鬣山松,万年宫树,仅仅存馀绿。

一枝寄赠,教渠知道春复。

宁解车马成蹊,高标宜雪月,仍便溪谷。

纵有知闻,谁办得、驾野凌寒秉烛。

尽更荒闲,终难掩抑,风里香千斛。

林坰兴尽,此时鼎味翻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其二)

抗步碧潭弥弥,五畲青髻累累。何年乔木倚筇枝。

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

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

年周甲子又重书。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押[支]韵

临江仙.和正卿弟生日词三首(其一)

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紫荆同本但殊枝。

直须投老日,常似有亲时。

子姓亦闻多慧性,贪书不是痴儿。

朝家世世重诗书。一登龙虎榜,许并凤凰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押[支]韵

临江仙(其三)

夹路传呼杳杳,垂腰印绶累累。万般荣贵出丹枝。

遥知心乐处,椿畔桂当时。

酒到芳春偏弄色,轻黄泛滟鹅儿。

大为行乐使堪书。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