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阅江楼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守仁的《登阅江楼》描绘了一处历史遗迹的沧桑与壮丽。首句"绝顶楼荒旧有名",以楼的荒废和久远的历史背景开篇,引人遐想。次句"高皇曾此驻龙旌",点出此地的重要历史地位,曾是皇帝驻跸之处。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诗人强调了道德力量的重要性,即使此处地势险要,也非坚不可摧的石城,而是凭借德行来守护。接下来的"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江山依旧,王气犹在,而历史的变迁和季节的流转都融入了江水的秋声之中。

最后两句"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诗人以问句收尾,表达出登临此楼时的感慨,感叹能写出这样壮志豪情诗篇的人已不多见,不禁让人怀想起古人的悲凉之情,寓含着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历史典故、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王守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用实夫韵

诗从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转佳。

岩瀑随风杂钟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形式: 七言绝句

喜雨三首(其三)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其一)

见说相携霅上耕,连蓑应已出乌程。

荒畬初垦功须倍,秋熟虽微税亦轻。

雨后湖舠兼学钓,饷馀堤树合閒行。

山人久有归农兴,犹向千峰夜度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其二)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时何限故园心。

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深。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

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