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三首(其二)

新长青丝发,哑哑言语黠。

随人敲铜镜,街头救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新长出的黑发丝,呀呀学语显聪明。
跟着人敲打铜镜,街头上想要救助明亮的月亮。

注释

新长青丝发:新长出的黑发,形容孩子成长中的头发。
哑哑:象声词,形容婴儿或小孩学说话的声音。
言语黠:说话显得机灵聪明。
随人:跟着大人。
敲铜镜:可能指小孩模仿大人行为,敲打铜镜玩耍。
街头:街道上,公共场合。
救明月:比喻小孩天真地想帮助、拯救高挂的月亮,体现了孩童的纯真与想象力。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形象,其特点是头发已然变白,语言也变得不清晰,但仍旧保持着生活的热情。"新长青丝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理上的变化,而"哑哑言语黠"则展示了老人虽然年迈但心智仍旧敏锐。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生命力与衰老之间的矛盾。

"随人敲铜镜"一句,表现了老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古代铜镜不仅是日常用品,也象征着审视自我、追求光明的心态。这一行为在老年人的身上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执着。

"街头救明月"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对于光明与黑暗的思考。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可以解读为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这一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传达出老年人对于光明、希望和美好的渴望,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持与救赎。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生命晚期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篇充满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古词三首(其三)

东家新长儿,与妾同时生。

并长两心熟,到大相呼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古挽歌(其一)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

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见此切肺肝,不如归山好。

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

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形式: 古风

古挽歌(其二)

送哭谁家车,灵幡紫带长。

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挽歌(其三)

可惜罗衣色,看舁入水泉。

莫愁埏道暗,烧漆得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