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挽歌(其三)

可惜罗衣色,看舁入水泉。

莫愁埏道暗,烧漆得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可惜那华美的衣裳颜色,眼看就要被抬入冰冷的泉水之中。
无需忧虑墓道的黑暗,涂上防腐的漆,能保千年不朽。

注释

可惜:遗憾。
罗衣:精细丝织的衣服,这里指代逝者的衣物。
色:颜色,此处也指衣物的美好。
看舁:眼看被抬。
水泉:这里指墓穴中的积水,象征死亡的世界。
莫愁:不要担心。
埏道:墓道,通往墓室的路。
暗:黑暗,喻指死后世界的未知与冷漠。
烧漆:一种古代的防腐处理方法,用火烧制的漆料涂抹以防腐。
得千年:能够保存千年,形容长久不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名为《古挽歌(其三)》。从诗中“可惜罗衣色,看舁入水泉”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哀叹。在这里,“罗衣”指代的是美丽的服饰,而“看舁入水泉”则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美景易逝的情境。接着的“莫愁埏道暗,烧漆得千年”表达了诗人面对不可逆转的事实时,选择不去忧虑,而是希望留下来的痕迹能够长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有对时间流逝无情态度的超脱。诗人通过对比易逝与恒久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于生活和艺术永恒性的追求。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古挽歌(其四)

阴风吹黄蒿,挽歌度秋水。

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䃂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

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

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

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

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云英。

形式: 古风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

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

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

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

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秦越人洞中咏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石径阴且寒,地响知远钟。

似行山林外,闻叶履声重。

低碍更俯身,渐远昼夜同。

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

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

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