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棹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

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

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沈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过去尝试顺应命运,私心深处仍畏惧苍天。
一生辛劳只为一事,客居他乡耗尽多年。
衡山江湖广阔无边,蒸池疫病尤其严重。
才华横溢却遭世俗轻视,有志向却辜负了先贤的期望。
擦拭头巾怎能遮挡视线,瓶中酒易满而船舱难装。
炎热如火的云滋生污垢,冰冷雨水淋湿衣衫绵长。
勉强进食时莼菜更滑,静坐品茶时继续煮沸。
思绪飘向汉水,清凉回忆起岘山之巅。
随波逐流可以依靠,返航时无需用力牵拉。
我家的石碑虽旧未损,王氏的井水源源不断。
年迈体弱,仅余几杖支撑,简陋茅屋寄托余生。
曾在园中劳作感到舒适,寺庙游历或许能终老。
我愿如渔父般随性,但名声与鲁连不同。
船夫,劳烦你一路送到深秋,再送至寒冬泉水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宿昔试安命》。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生活感慨和对自然美景怀念之情的诗篇。

诗的开头“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表明诗人对生命的宝贵和对天道的敬畏。接着,“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辛勤付出以及漂泊生活的无奈。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描绘了一种广阔而又不幸的自然景象。"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则是诗人自叹才华未被世间所识,而自己也在继承前人的智慧。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上的匮乏。"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沈绵"则是对恶劣天气的描述。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表现了诗人的生存困境和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则是诗人心中对美好景色的怀念。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这两句描写了诗人行舟江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不舍。"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则是对故乡的一种怀念。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表达了一种年迈体弱的感慨以及对简陋住所的无奈。而“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则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和寺庙之旅的向往。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最后,“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则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样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美景和文学成就的复杂情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江陵望幸

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

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

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

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

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行次昭陵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

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

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

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西阁二首(其一)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

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

层轩俯江壁,要路亦高深。

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

功名不早立,衰病谢知音。

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