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敷水

垂鞭欲渡罗敷水,处分鸣驺且缓驱。

秦氏双蛾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蹰。

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垂下马鞭想要渡过罗敷河,吩咐驾车人慢行以免打扰。
秦氏(罗敷)已逝多时如在梦中,苏台(姑苏台)上的五匹马车还在犹豫不前。
乡村的孩子和小店的女子抬头大笑,今天这位使君(官员)真是愚蠢至极。

注释

垂鞭:垂下马鞭,表示缓行或暂停。
罗敷水:罗敷河,此处可能是指诗中的地名或典故,与美女罗敷有关。
处分:吩咐,安排。
鸣驺:驺,古代指驾车的官吏,鸣驺即指驾车的马匹发出的声音,引申为行车声。
缓驱:慢慢驾车前行。
秦氏:这里代指美女罗敷,源于《陌上桑》的典故。
冥漠:死亡,消失,这里指罗敷已去世。
苏台:姑苏台,吴王夫差建造的宫殿,此处代指吴国或富贵之地。
五马:古代太守或刺史的代称,因乘坐五马拉的车故称。
踟蹰:犹豫不前,徘徊不定。
村童:乡村的小孩。
店女:小店的女子。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主人公。
真是愚:形容使君的行为显得愚蠢或不合时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民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开篇“垂鞭欲渡罗敷水”设定了场景,表现诗人想要渡过罗敷水,但却没有着急的态度,反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处分鸣驺且缓驱”则是对这种心境的一种写照,“鸣驺”指的是驾车时所发出的声音,而“缓驱”则是驾车时不紧不慢的速度,这两者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

接下来的“秦氏双蛾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蹰”中,“秦氏双蛾”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车盖或装饰,而“苏台五马”则是指拥有五匹马的苏台,这里通过对比豪华与简陋的交通工具,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对现实中的奢侈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述村童和店女仰头笑着看待自己这种驾车缓慢的情形,表达了对他们那种纯真无邪态度的赞赏,而“今日使君真是愚”则是在自嘲,或许在反思中,诗人认为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愚蠢,但这份愚蠢却是出于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醒。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浮华生活的质疑。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闭关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形式: 古风

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沈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形式: 古风

问支琴石

疑因星陨空中落,叹被泥埋涧底沈。

天上定应胜地上,支机未必及支琴。

提携拂拭知恩否,虽不能言合有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问杨琼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

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