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十还晋康山中

尚平五岳游初返,四十为农殊未晚。

安得田园湖海傍,朝朝暮暮雕胡饭。

晋康山水天下稀,君家洞口泉争飞。

文章自可娱慈母,富贵何繇在布衣。

君行为结松间屋,相待明秋住翠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送李十还晋康山中》。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尚平五岳游初返”,借用了汉代隐士尚平的故事,表达了友人从游历五岳归来的情景,暗示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四十为农殊未晚”一句,既是对友人年届四十仍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尊重与向往。

“安得田园湖海傍,朝朝暮暮雕胡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拥有田园生活、享受简单而充实日子的羡慕之情。“雕胡饭”指的是用菰米煮成的饭食,象征着简朴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晋康山水天下稀,君家洞口泉争飞。”赞美友人的家乡晋康山水之美,犹如仙境,泉水争先恐后地流淌,生动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映射。

“文章自可娱慈母,富贵何繇在布衣。”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以文章自娱,满足了母亲的期待,而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富贵,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生活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君行为结松间屋,相待明秋住翠微。”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松树之间建造房屋,共同度过即将到来的秋天,在翠绿的山林中享受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愿景。这不仅是一份深情的祝福,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答姜十三送游天台之作

昔我随远公,幽居庐山南。

香炉峰下水,濯遍十三潭。

松萝花开覆盘石,卧视秋云天外白。

秋云舒捲本无心,忽向天台弄素琴。

逢君散带耶溪上,赠我幽兰积雪吟。

我有双白鹤,欲放沃洲山。

朝啄苍梧之珠尘,暮随明月东海还。

期君来听九皋唳,天籁清寥非世间。

形式: 古风

西樵歌

西樵山,何耸峙。峨眉之孙,罗浮之子。

霞城乳窦碧玲珑,千尺珠帘挂秋水。

仙阙遥开白日边,人家尽在桃花里。

我寻羽客到锦岩,盘旋磴道上松杉。

月明一啸惊鸾鹤,飞入青冥瀑布南。

形式: 古风

渌水曲

二月镜湖春,桃花开玉津。

无数紫鸳鸯,飞绕浣纱人。

浣纱殊未返,摇曳春云晚。

月出白蘋洲,烟生垂柳岸。

垂柳依依在月中,可怜嘶断玉花骢。

轻风忽引罗衣去,一曲菱歌听未终。

形式: 古风

将归东粤省母留别王二丈亹祁四丈骏佳

磨剑未屠龙,弯弓未射虎。

郁抑英雄姿,念我有慈母。

白云东去复西飞,万里罗浮今又归。

白云散尽露秋月,炤见高堂鬓如雪。

鬓如雪兮我心忧,孤鸾朝饥鸣啾啾。

惟尔仙人居射的,可有玄梨应我求。

钱塘之水入海流,蒲帆明朝去悠悠。

回首山阴最相忆,骨青髓绿园绮俦。

只将一片盘龙镜,长挂君家十二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