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

几年闻说石头城,初谓坚牢似削成。

只是一拳如卓望,初非四面有楼棚。

依山最好防车骑,举眼何防瞰贼营。

为问区区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多年来听说石头城,最初以为它坚固如刀削而成。
实际上只有一拳之地,四周并无高楼环绕。
依山而建利于防御敌人的骑兵,但抬头看去又怎能防备敌军窥探营地。
试问这小小的城池徒然坚守,怎能比得上迅速攻占京城的战略呢?

注释

石头城:古代南京的别称,以其城墙多用石块垒砌而得名。
坚牢:坚固,牢固。
卓望:形容地势高耸,如同卓立远望。
四面有楼棚:指城墙周围有高大的建筑。
车骑:骑兵,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兵种。
瞰贼营:俯瞰敌军营地。
区区:谦辞,此处指石头城规模小。
宸京:京都,皇帝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石头城”的军事要塞,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与进取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炼。

"几年闻说石头城,初谓坚牢似削成。" 这两句通过“闻说”表现出诗人之前对石头城的认知是一种传闻,而非亲见。这种表达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城的好奇与期待。“坚牢似削成”则形象地描述了石头城的坚固程度,宛如刀削而成,显示出其不仅自然形成,而且经过精心修筑。

"只是一拳如卓望,初非四面有楼棚。" 这两句诗人亲眼所见与之前的想象相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拳”形容石头城之小,而“如卓望”则表达了它的雄伟和气势。后半句“初非四面有楼棚”则是对最初想象中四面环楼的否定,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反差增添了一份出乎意料的惊喜。

"依山最好防车骑,举眼何防瞰贼营。" 这两句诗人开始从军事角度分析石头城的地理位置和防御价值。“依山”强调了地势对防守的重要性,而“举眼何防”则是在问,如果仅凭目力如何能有效防范敌人的侦察营寨。

"为问区区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 最后两句是诗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区区徒自守”批评了只知固守而不思进取的策略,而“何如席卷向宸京”则提出了一种积极进攻的战略,意在通过迅速行动来改变现状。

整首诗通过对石头城的地理特点和军事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用兵布阵的深刻见解,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大计的关心。

收录诗词(92)

马之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麒麟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总宅

青溪第宅斗鲜妍,最是江家宅可怜。

路上行人争指处,桥边遗迹尚依然。

南冠辞住长安日,北客归来建邺年。

惜此屋庐还似旧,不知曾读黍离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西州城

运渎居东西冶城,西州遗迹甚分明。

多言东晋才经始,或说孙吴已创成。

池苑春风罗绮市,楼台夜月管弦声。

入门尽是嬉游地,惟有羊公不愿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齐云观

高高真是与云齐,直到青霄不用梯。

三阁连延须在下,层城突兀亦居低。

俯看落雨自天半,平视流星从屋西。

好是嫔嫱游翠辇,却如仙子驾青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