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成趣园诗

宦游履危涂,常撄机阱惧。

家居对田园,信脚得平路。

渊明千载士,既出乃更悟。

新欢见僮稚,喜气到草树。

胸中自立豁,所适皆胜遇。

嗟人尔何为,空诵归来赋。

达人岂必仕,出处本同素。

献陵十亩园,想像富嘉趣。

直求古人心,著君荣观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党怀英创作,名为《宴会成趣园诗》。诗中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宦游生涯的险恶与居于田园的平和,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渴望。

首句“宦游履危涂,常撄机阱惧”,描绘了官场生涯的艰难与危险,充满了对权力斗争的恐惧。接着,“家居对田园,信脚得平路”则转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的愿望。

诗人进一步引用陶渊明的故事,强调了从官场退出后的顿悟与解脱:“渊明千载士,既出乃更悟。”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不仅让他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也启发了后世无数文人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

接下来,“新欢见僮稚,喜气到草树”描绘了回归田园后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感。“胸中自立豁,所适皆胜遇”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因摆脱世俗束缚而获得的开阔与满足。

最后,“嗟人尔何为,空诵归来赋”是对那些仍在官场挣扎的人的感慨,提醒他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选择,追求更加真实与自由的生活。“达人岂必仕,出处本同素”则强调了达人的智慧在于能够根据内心的需求选择生活方式,无论是入仕还是归隐,都是基于个人的真实愿望。

“献陵十亩园,想像富嘉趣”提到了一个具体的园林场景,象征着理想中的宁静与美好。而“直求古人心,著君荣观处”则是诗人对自身追求的总结,即直接追寻古代贤哲的心境,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使之成为荣耀与观照的源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田园生活的对比,以及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借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73)

党怀英(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宴会成趣园诗

贵富不可怙,人多蹈危机。

清閒乃仙分,尘世得者稀。

高哉隐君子,不官无昨非。

城阴园日涉,松茂竹围肥。

谈棋林樾映,侑酒花枝围。

文雉乐山泽,樊中宁肯祈。

嗟予官两纪,补益无纤微。

三径亦奚暇,家窘亲朋讥。

空为慕遐躅,漫赋渊明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宴会成趣园诗

渊明晋名流,贤达早自悟。

一为折腰屈,幡然赋归去。

亲戚说情话,园涉日成趣。

陈迹固已远,赏音者稀遇。

君独慕高节,隐居事田圃。

亭轩喜幽静,绿荫多佳树。

三径时往还,花香袭杖屦。

所适忻有得,忘言心自豫。

榜园固无愧,古雅见风度。

顾我老将至,区区犹仕路。

会当勇退归,卜邻就佳处。

形式: 古风

宴会成趣园诗

渊明耻折腰,眷然歌归欤。

虽云退身早,田园已荒芜。

日涉三径幽,松菊滋绕庐。

岂知对鱼鸟,尚愧在迷涂。

梁君早闻道,浮云视簪裾。

乃复爱渊明,幽怀寄村墟。

朝行云霞窟,暮醉花月区。

寻梅雪没履,倚竹霜粘须。

妙趣人不识,高风今昔无。

渊明如病人,既病方韨除。

夫君千岁质,泰然一复初。

安得有龙眠,画此成趣图。

形式: 古风

宴会成趣园诗

举世醉浮荥,幽事谁肯寻。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

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

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

春兰汎光风,夏木贮清阴。

露菊浥佳色,霜松知本心。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

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

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

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