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林赤见北上》。诗中以深情厚谊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北上追求理想的鼓励与期待。
首句“与君父子交,骨肉兼朋友”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关系,如同亲生父子,又如同亲密无间的挚友。接下来,“于君出处间,踌躇亦已久”则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选择北上的犹豫与不舍之情。
“富贵非所欣,长贫难独守”两句,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长期贫困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接着,“昂昂七尺躯,砚耕日糊口”描绘了友人虽身怀才学,却只能靠笔耕谋生的艰辛生活。
“甘旨安所供,庭闱俱白首”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尽孝侍亲的遗憾,以及对年迈父母的担忧。“应举为文章,如狂逐日走”则展现了友人为追求功名而努力奋斗的形象。
“空役一生心,岂足传身后”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虚幻认识,认为这些并不能真正传之久远。“既作献玉人,莫若求先剖”则是对友人的一种劝告,希望他能认清自我,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庶几少息肩,馀力堪攻取”表达了对友人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以及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的期待。“君禀绝异姿,立行尤不苟”赞扬了友人独特的才华和严谨的行事风格。
“在器为干将,在星为枢斗”运用比喻,形容友人才华横溢,犹如宝剑和北斗星般耀眼。“应机立能断,遇物操其纽”则赞扬了友人在面对事物时的果断决策能力。
“以此驭世纷,艰钜复何有”表达了对友人驾驭复杂世事的信心。“帝京英贤会,九垓共奔走”描绘了友人前往京城,与众多杰出人才并肩奋斗的场景。
“方骋千里蹄,直抉开天手”则是对友人勇往直前、敢于挑战的赞美。“勉矣树令名,三立期不朽”表达了对友人树立良好名声、成就不朽事业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理想追求的鼓励,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