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迈所作,名为《挽致政朱司户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想,以及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一生铁砚费磨钻,老去耽书废食眠。”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的坚韧不拔和执着于学问的精神。铁砚象征坚硬与持久,比喻诗人不断地在知识海洋中深潜和磨练自我,即使到了老年也不松懈,仍旧沉浸于书籍之中,甚至忽略了饮食与睡眠。
“不惜空门求利果,只将心事博长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利益的淡然态度和追求精神价值的决心。他不在乎外界的评价或是短暂的功名,只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获得长久的满足。
“思贤已矣悲行路,福善昭然有老天。”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福祉与善良所带来的美好结果的期待。这里的“老天”可能是指自然或者上苍,意味着在时间的长河中,善行终将被记取并得到回报。
“他日儿孙须鼎贵,燕山阴德剩流传。” 最后两句诗人寄托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希望,以及对过往恩德的缅怀。燕山影指历史悠久的燕国区域,这里象征着文化与道德的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其深厚的学养、坚定的精神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是一篇融合个人理想与家族责任、历史传承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