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二首(其二)

曾是刘熙著释名,墙阴嘉植见藤生。

独怜篱落秋荒后,袅袅风花月自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扁豆生长的景象,以及在秋日荒凉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首句“曾是刘熙著释名”,虽非直接描述扁豆,却暗含了对知识传承与自然万物之间联系的思考,引出下文对扁豆的观察与赞美。接着,“墙阴嘉植见藤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扁豆在墙角生长的场景,藤蔓攀爬,生机勃勃,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独怜篱落秋荒后,袅袅风花月自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秋日的荒凉之后,扁豆依然挺立,其花朵随风摇曳,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这不仅是对扁豆坚韧生命力的赞颂,也是对自然界中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展现出美好与希望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扁豆这一平凡植物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和不屈精神。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三日大雨

日转桐阴枕午亭,忽闻楼外走风霆。

山云倒卷木枝亚,海雨横飞水气腥。

蓦地奔腾错昏晓,拍天号怒混沧溟。

无端又捧斜阳出,帘额芭蕉晚更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大雨行

壬寅六月丙午日,黑风倒捲天河溢。

天神欲下群鸟翔,东海波涛猝僵立。

指顾苍莽烟尘翻,抉荡万怪迷乾坤。

丰隆下劈蛰龙起,飞廉怒挟群山奔。

人人对此神色变,都道年来不曾见。

高原下隰咄嗟遍,惧有洪流漂九县。

方今江海群狐嗥,铜轮万里追风涛。

陆沉在厄谁能逃,上方劫后荒无毛。

可能粒食需江皋,忧国无聊复静坐。

坐觉清凉满怀袖,莫说江南天更漏。

应是仁恩及旱苗,帝怀廑我生民瘦。

不然内地奸民多,嗷嗷鸿雁纷关河。

谁与枵腹定干戈,及今倖际太平岁,瘠壤膏沃腾秧歌。

愿挽天河洗铁甲,筹边三策无蹉跎,李唐刘贶今谁何。

形式: 古风

暑夜感怀二首(其一)

溽暑窘残夜,揽衣见明星。

圆荷托静气,微凉生广庭。

徘徊涉故怀,急景难暂停。

宵露堕膏沐,白鸟趋晦冥。

欲采芙蓉花,迢迢荐芳馨。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暑夜感怀二首(其二)

春晖蔼青淑,嘉德难具陈。

空谷发兰芽,恶露殊荆榛。

一朝失所天,溉养需路人。

焉知寄生草,懵然胡与秦。

同根本相耀,谁能判参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