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奈何。
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
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于忽操(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屋梁和柱子的不同状态,表达了人生境遇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在这里,"椽栌桷榱之累重"形象地描绘出房屋结构的沉重,而"顾柱小之奈何"则透露出对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支撑着整个屋顶的小柱子的无奈和同情。诗中还写到"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表现了在恶劣天气中外出的人辛苦劳累,而室内的人却安然自得,甚至能够欣赏这种境遇的差异,感受不同的乐趣。
最后两句"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的不测和重压的无奈,以及对于安全感的追问。整首诗通过这些鲜明对比,探讨了人与自然、物质世界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外界变化时的情感态度。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展现了宋代词风中对于生命意义和生活境遇深刻体察的一面。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离娄之精,夜何有于明。瞽旷之耳,聋者亦有尔。
束王良之手兮,后车载之。
前行险以既覆兮,后逐逐其犹来。
虽目盼而心骇兮,顾其能之安施。
委墨绳以听人兮,虽班输亦奚以为。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谓鸡斯飞,谁得而羁。
谓豕斯突,何取于缚。
是皆以食而得之,吾方饥而噫。
鸡兮豕兮,死以是兮。
士患常不学,不学常罔然。
学成安所施,用舍系诸天。
孔孟去已久,寥寥泣遗编。
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死如可从,生百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