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杂咏三十六韵

炎徼南荒外,瓜城绝塞边。

九夷今部落,六诏古山川。

土姓延窝泥,银生控濮铅。

封疆馀壁垒,蛮触息戈鋋。

环郭无完雉,梯山有画阡。

涧虚溪涨雾,树老叶生烟。

野栅环芦箐,山阴杂木棉。

蜂房烟窦蜜,蜗户灶丁遍。

南浦催耕早,西成报赛虔。

风声寅亥市,米价丙丁年。

云外溪舂碓,山根竹引泉。

三秋无候雁,二月有鸣蝉。

恩镇旋分合,刁刀任倒颠。

衣冠齐气缓,巫觋楚风沿。

艾叶呼成俗,茶盐礼不愆。

花裙百幅叠,青布满头缠。

饲蛊吁堪怪,埋魂习未悛。

瘴气先比稻,炎汗臭如膻。

野水荒山地,黄云赤日天。

销魂戛洒渡,詟梦哀牢颠。

马路千盘转,羊肠九折旋。

登危筋力尽,入境衣履穿。

黉序长榛莽,衙斋傍市廛。

芷茎香寂寞,楚水月婵娟。

人立扶桑影,家馀玉版禅。

共春鸟异响,别树花同妍。

太仆丛祠古,西林乐府传。

清风销案蠹,时雨慕堂鳣。

此日权司铎,前身愧谪仙。

阮途穷未返,潘序拙宜然。

问菊无来使,折梅谁递笺。

春情云漠漠,乡思泪涓涓。

手板裁霜竹,头衔问雪毡。

但愁官冷落,例与郡移迁。

对酒空怜鬓,吟诗剩有肩。

輶轩久废职,会萃拟成篇。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南南部边远地区的生活景象和人文风貌,展现了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以及社会生活状态。从“炎徼南荒外”开始,诗人以“瓜城绝塞边”点明地点,随后通过“九夷今部落,六诏古山川”两句,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古老与变迁。

接下来,“土姓延窝泥,银生控濮铅”描绘了当地民族的姓氏和经济活动,体现了地域特色。“封疆馤壁垒,蛮触息戈鋋”则暗示了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而“环郭无完雉,梯山有画阡”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诗中还提到了农事活动,“南浦催耕早,西成报赛虔”,展现了边疆地区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风声寅亥市,米价丙丁年”等句,反映了边贸市场的繁荣与社会经济的活力。

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诗人也不忘展现边疆地区的文化特色,“云外溪舂碓,山根竹引泉”、“艾叶呼成俗,茶盐礼不愆”等,这些细节展示了边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手板裁霜竹,头衔问雪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边疆人民勤劳智慧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德源城

妇德自生成,讵假蒙渠旌。

蒙渠今无土,慈善独有城。

孤城落日荒烟屯,坏堞颓垣不复存。

空山杜宇啼残血,西风寡鹤唳秋原。

此城自昔涸无水,物换星移屡迁徙。

谁知德慧有真源,旧城新城同不死。

狡哉蒙渠善悔后,明识妃名传不朽。

德源肇锡虽自仇,德源之称盈人口。

我闻李毅有女名云秀,父死保城殄夷寇。

至今人称天女城,德源无乃辉先后。

成败讵足论英雄,忘仇负义真遗臭。

更有阿南夫死身自焚,名先宁北青史闻。

星回六月燃松炬,南与北与说纷纷。

不列寒食禁烟火,义取光焰烛滇云。

我来邓赕考前志,父老犹能谈遗事。

四诏同冤松明楼,铁钏约臂何其智。

舁归窀穸妃之仁,守城誓死勇且义。

四德既具四维张,焉用城头树灵帜。

夫人城今安在哉?德源名桥为妃识。

德源桥下沵苴江,千载源流永不匮。

形式: 古风

姑娘塞

马容城东沅溪外,山半孤村堪图画。

兹山中窅翠周遭,白云深处闻犬吠。

疑有幽人卧云中,不与红尘通謦欬。

入境问俗访遗事,山村却号姑娘塞。

从来灵秀钟淑媛,莺闺燕阁流芳在。

西湖之名由西子,若耶溪边流香黛。

明妃生长亦有村,姊归女子嫌丑怪。

更有小姑住青溪,独处无郎蒋候妹。

今之村姑何人斯,父老无传志无载。

始知肇锡多传讹,大孤小孤同附会。

吁嗟女兮竟乌有,丈夫岂为儿女态。

即今此地清且幽,愿与高人筑鹿砦。

闺中芳名不外扬,况兹无稽谬置喙。

古道淳良风尚存,改名易俗诚何碍。

形式: 古风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落日半衔西岭上,暮烟初起石桥头。

千盘磴道穿云出,万壑松溪逐涧流。

蒙段杳矣黄土迹,河山顿改碧榆秋。

君看万里归图籍,虎视雄关作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邓川学署夏日景

花覆茅檐罩午阴,扶疏老树旧成林。

迎风翠竹森森玉,映日黄梅个个金。

不速客惟双蝶至,有声诗倩一蝉吟。

凭楼更爱湖山好,几阵秧歌送远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