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九十)清隐阁

阁近山中寺,谁为清隐人。

移文招不得,骑马入红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与喧嚣对比的画面。"阁近山中寺,谁为清隐人。" 首句点明了地点,阁楼靠近山中的寺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次句提出疑问,是谁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了隐居生活?这里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居住环境,也暗示了人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移文招不得,骑马入红尘。" 后两句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移文招不得",说明了寻找这位隐士的努力都未能成功,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骑马入红尘",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外界的繁忙与喧嚣,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突出了隐士选择逃避世俗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外界纷扰之间平衡的追求。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九十一)樵歌岭

岭下听樵歌,歌声云外过。

尽穷斤斧力,不道得樵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九十二)华严塔

讲尽华严偈,摄衣辞世尘。

泉淙死前语,玉凝塔中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九十三)映发亭

吴越江分断,山光还映发。

白鸟东飞来,应随渡江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九十五)修竹轩

不作笙箫用,开花待凤凰。

阴阴一轩里,谁识阮生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