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赤手空拳,难酬报国雄心;遇见朋友,只能流流眼泪。
日思夜想,一心恢复中国;弱肉强食,古今不免同慨。
天颜不远,还能盼望得见;苍苍者天,可能预见未来?
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祷告,但愿重见大宋旌旗回来。

注释

空泪垂:白白地落泪。
日:代指皇帝。
天:亦代指皇帝。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jīng)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中的一节。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内心充满悲愤与无奈的情感。"力不胜于胆",形象地揭示了力量的不足和勇气的匮乏,暗示了诗人面对强敌时的无力感;"逢人空泪垂"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哀痛和对国事的忧虑。

"一心中国梦",这里的"中国梦"指的是诗人对于恢复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深深渴望,体现了他的爱国之情;"万古下泉诗"可能暗指屈原的《离骚》等忧国忧民的诗歌,表达对先贤精神的追慕。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通过写实与设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朝朝向南拜"则是对南宋朝廷的忠诚和期待,希望能亲眼看到汉家(指宋)的旌旗,象征着国家的复兴。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怀念。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北望

紫塞风高直北秋,黄河水自向东流。

穆王御马还宫日,海内封疆只属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别故人

拍马又登程,馀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

飘零毋感叹,天地亦浮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爱竹歌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