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故人

拍马又登程,馀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

飘零毋感叹,天地亦浮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策马继续赶路,酒后的醉意还未消散。
黎明的月亮逐渐变淡,秋天的银河覆盖着一片青色天空。
江水像游动的龙,山脉蜿蜒如沉睡的老虎。
尽管漂泊不定,无需感慨,人生就像天地间的一片浮萍。

注释

拍马:骑马。
馀酣:剩余的醉意。
尚未:还未。
曙蟾:黎明的月亮。
秋汉:秋天的银河。
游龙: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蟠睡虎:形容山势蜿蜒起伏。
飘零:漂泊不定。
感叹:感慨。
浮萍:比喻生活无定,随波逐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郑思肖的《别故人》,表达了诗人离别之际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感慨。首句“拍马又登程”描绘了诗人骑马远行的画面,显示出旅途的匆忙与不舍。次句“馀酣尚未醒”则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往昔相聚时光的留恋,酒醒后的离愁更显浓厚。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两句,通过描绘黎明时分的月色和深秋的星空,渲染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即将面对的未知前路。接下来,“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运用比喻手法,将江水比作游动的龙,山脉比作沉睡的虎,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

最后两句“飘零毋感叹,天地亦浮萍”,诗人以“浮萍”自比,表达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劝慰友人不必过于伤感,因为连天地万物都在宇宙中如浮萍般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郑思肖独特的诗风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爱竹歌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形式: 古风

避暑入古寺

避暑入古寺,暂尔遣骚屑。

心静凉于秋,倏然适清悦。

彼哉谁氏子,对弈气争杰。

惜其二低手,彼此蔑奇著。

旁观发冷笑,连呼错错错。

救之不可及,流视入寥廓。

形式: 古风

餐菊花歌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永救娑婆众生苦。

形式: 古风

水国

水国烟霞客,春来始定居。

老逢人事懒,贫觉旧交疏。

隙影窥蟾滴,芸香散箧书。

西湖风月好,不到一年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