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三)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

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想要采摘却无法采摘,就像观赏水面上的花朵。
如果能亲近那棵珍贵的玉树,我宁愿化作一丛芦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无法亲近、只能远观的复杂情感。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 这句话通过将心仪之物比作水面上的花朵,表达了一种既想要得到却又难以触及的心境。这种意象丰富而且含蓄,它传递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

“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这句话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便是化为供奉这棵玉树旁边的小草,也愿意与其有所关联,以此来满足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极度渴慕和无限留恋。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以水面花朵和玉树蒹葭为意象,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无法触及之物的深情与执着。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显示出古代女性在社会约束下的隐忍和情感转化,是一首蕴含丰富内涵的佳作。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四)

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

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五)

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

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六)

既为金界客,任改净人名。

愿扫琉璃地,烧香过一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七)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

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