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寺庙图景。开篇“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两句,勾勒出一座坐落于山巅、泉水潺潺的寺庙轮廓,其中“南郭寺”指的是寺院所在的地理位置,而“水号北流泉”则形象地表达了泉水的声响与方向。
接着,“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两句,进一步描绘出寺庙周遭环境的宁静与古老。这里,“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沧桑,而“空庭”则展现了寺院的幽深与开阔。至于“清渠一邑传”,则是对流水声响的描写,通过“一邑”来突出环境之静谧。
再往下,“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两句,更进一步地以季节(秋)和物象(花、石、钟)的细腻刻画,营造了一种时间的沉淀与空间的凝重。其中“秋花危石底”表现了花开于险峻之处,给人一种生长在不易之地的坚韧感觉;而“晚景卧钟边”,则让人联想到寺庙中静谧的暮色与古老的钟声相互交织。
最后,“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两句,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产生了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其中“俯仰”一词,既可理解为诗人在山水之间沉思往事,也可以看作是他对于身世(个人命运与世间变迁)的悲哀。而“溪风为飒然”,则是通过外界的自然现象来映射内心的情感波动,溪风轻拂,宛如诗人情绪的起伏。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意境深远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