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风光图。开篇“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表明诗人偏爱于东方的柯树所在的那片幽深的山谷,它不随其他喧闹的山峰为伍,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我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夕阳西沉之际,诗人邀请着那两只飞鸿踏歌而过的鸟儿,与之共享这宁静时光。而在晴朗的蓝天下,他又似乎在孕育着那片飘逸的云朵,这里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一句中,“野人”指的是生活在这山谷中的居民,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地貌有着自豪之情。山谷里的水流潺潺,与周遭的竹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两句“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晚年的思考。他说自己即将步入老年,将会去山谷中采集草药,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这些生活智慧尚未传授给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晚年安宁境界的期待。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
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乾。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
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