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与流离失所的景象。"未暇泛沧海"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大海的向往,但却无暇去做,暗示着内心的不平和对自由的渴望。"悠悠兵马间"则是对战争频繁、军队行进场景的描绘,悠悠二字传达了一种长久而又迷茫的情感。
"塞门风落木"写出了边塞秋风吹落树叶的萧瑟景象,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之感。"客舍雨连山"则描绘了旅途中的雨天,连绵不断的雨水仿佛与山相连,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独和寂寞的心情。
"阮籍行多兴"中的“阮籍”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隐士,其名字被用来比喻隐逸之人。"庞公隐不还"则是说某位公子隐居后再也没有回来,可能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尘世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心理。
"东柯遂疏懒"中“东柯”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时间,而“遂疏懒”则表达了一种心境,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淡漠或不再关注。"休镊鬓毛斑"中的“休镊”可能意味着放松或解脱,而“鬓毛斑”则可以理解为头发出现了白发,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渴望。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
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乾。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