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其七)

葵藿自有心,兰蕙自有香。

黄瓜一小草,春风独不忘。枝叶顿芬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葵藿”、“兰蕙”、“黄瓜”为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忠诚、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首句“葵藿自有心,兰蕙自有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葵花和兰花赋予了情感与特性,象征着忠贞不渝和高雅脱俗的品质。接着,“黄瓜一小草,春风独不忘”,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寓意平凡之中亦有不凡之处,只要保持本真,就能散发出自己的独特魅力。最后,“枝叶顿芬芳”,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坚持自我,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植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肯定,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不凡,保持自我,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其一)

涉江种芙蓉,青荷几时有。

但使莲心生,何虑不成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子夜歌(其二)

桑叶老欲尽,春蚕已就眠。

那能不作茧,丝子自缠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子夜歌(其三)

彊言共寝食,十日九不俱。

桐花夜夜落,梧子暗中疏。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歌(其四)

出亦阴忆汝,入亦阴忆汝。

石阙四面生,悲来定何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