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其三)

彊言共寝食,十日九不俱。

桐花夜夜落,梧子暗中疏。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感。"彊言共寝食,十日九不俱",强求与人共度饮食与睡眠,却发现这样的时光如此稀少,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桐花夜夜落,梧子暗中疏",以桐花的夜落和梧桐子的稀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孤寂,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碎细节的敏感捕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其四)

出亦阴忆汝,入亦阴忆汝。

石阙四面生,悲来定何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语]韵

子夜歌(其五)

荡舟芙蓉池,红颜在池水。

侬与芙蓉花,有何不相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子夜歌(其六)

宿昔结同心,丝发与眉齐。

转动如春风,不离郎君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佳]韵

子夜歌(其七)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

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