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
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
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
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巡幸古都的盛大景象,诗人以精美的笔触记录了这一过程。诗的开头“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即设定了宏伟壮丽的背景。"凤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而"龙山"则是古代传说中神兽居住的地方,常用来形容雄伟的地貌;"故台"则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
接着,“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诗人通过对宇宙天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皇帝巡幸的神圣与庄严。北宫可能指的是某座宏伟的建筑,而"南斗"则是中国古代星官名之一,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转和节令的更替。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一句,则描写了皇帝在巡幸过程中对历史文书的审视以及饮酒祝捷的场景。"飞宸"指的是皇家的文件或是古代的典籍,而"肆览"则表明皇帝对这些文书的详细考察;"称觞引御杯"则展示了宴席上的欢乐与隆重。
随后的“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皇帝巡幸所带来的变化和震撼。"蓬海变"可能指的是某种自然景象的改变,而"柏梁灾"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大洪水,这里用来形容巨大的、无法忍受的灾难。
最后,“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诗人赞美了皇帝的德行和臣子的才能,以及他们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代挹孙通礼"可能在提及某种典故或是礼仪之事;"朝称贾谊才"则直接指出了某位贤臣的文学才能;而"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则描绘了不同朝代的文人墨客汇聚在一起的情景,他们或许是为了庆祝皇帝巡幸而共同赋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巡幸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文人的才华,是一首典型的宫廷乐府诗。
不详
家住千门侧,亭临二水傍。
贵游开北地,宸眷幸西乡。
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
浦疑观万象,峰似驻三光。
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
圣情思旧重,留饮赋雕章。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日逐滋南寇,天威抚北垂。
析圭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羽檄双凫去,兵车驷马驰。
虎旗悬气色,龙剑抱雄雌。
候月期戡剪,经时念别离。
坐闻关陇外,无复引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