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恼翁

谷垂乾穗豆垂角,雨足年登不胜乐。

乌巾紫领银须长,白酒满杯翁自酌。

翁醉不知秋色凉,儿捋翁须孙撼床。

莫恼翁,翁年已高万事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丰收季节里农民的喜悦之情以及家庭间的温馨互动。

首句“谷垂乾穗豆垂角”,形象地描绘了谷物成熟、豆荚饱满的丰收景象,预示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接着,“雨足年登不胜乐”一句,点明了雨水充足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表达了农民对于丰年到来的无比喜悦与满足感。

随后,画面转向了人物描写。“乌巾紫领银须长,白酒满杯翁自酌”,通过外貌特征的描述,塑造了一位老翁的形象,他头戴乌巾,衣着朴素,却有着银白的胡须,显得稳重而慈祥。在丰收的季节里,他独自饮酒庆祝,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满足。

然而,诗中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描绘了家庭间的温馨场景:“翁醉不知秋色凉,儿捋翁须孙撼床。”老翁因酒醉而未觉秋夜的凉意,儿子在旁为他梳理胡须,孙子则调皮地摇晃着床铺,这一幕充满了家庭的和谐与欢乐。最后,“莫恼翁,翁年已高万事慵”,诗人提醒旁人不要打扰这位老翁,因为他年纪已大,一切事情都显得懒散而从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关爱,传递出一种温馨而平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5)

王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 字:通叟
  • 生卒年:1035--1100

相关古诗词

九日石庄阻雨

佳节不易至,故园胡未归。

对雨坐长叹,中心如有违。

登高望川陆,重阴蔽云霏。

晚禾易生耳,豆落将为萁。

农功既莫惜,孰云佳菊开。

掇英泛美酒,已负邻翁期。

形式: 古风

九日狼山

山盘水转小桥通,殿角峥嵘倚乱峰。

世上自闻真法力,岩前无复白狼踪。

蜃喷海气昏危塔,龙戏江声杂暮钟。

为爱赞公房外月,解鞍求宿愿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九龙岩

山寒蛰龙眠忽醒,黄衣九老岩下行。

手持屈曲千岁藤,虑惊世人藏姓名。

山前樵子折腰迎,九老相顾笑不停。

摧天霹雳飞一声,举目惟见烟冥冥。

开山老僧为余说,异事传闻忘岁月。

至今山椒泉满地,赤白绕空中不竭。

好分馀泽入千家,免使辛勤夜蹋车。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思沾道湿黄梅雨,敢放宫恩石井冰。

形式: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