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太博(其二)

沈郎吟处秋风老,今代何人诗斗南。

鍊石补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

极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汉杰三。

欲与东湖传活法,当家衣钵付谁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沈郎吟咏的地方秋意已深,当今时代谁能比肩南方诗坛之首。
炼石补天的技艺你独步,追赶云月的壮志我却难以承受。
深知你的才华是曹丕的十倍,不仅人品如同汉代豪杰中的第三。
想要将东湖的文学精髓传承下去,这份家业衣钵该交给谁来继承呢?

注释

沈郎:指沈佺期,唐代诗人。
斗南:比喻南方诗歌界的领袖。
鍊石补天:神话中女娲补天,形容人的才情高超。
追云逐月:形容追求卓越或理想。
汉杰三:指汉代的杰出人物,如张良、萧何、韩信等。
东湖:可能指某个著名的文化区域或沈郎的居所。
活法:文学创作的精髓或风格。
当家衣钵:指继承和发扬某种技艺或学问。
谁参:疑问词,指找寻合适的接班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徐太博(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吟咏秋风、古人诗文之争以及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自信,展现了个人才华和抱负。

首句“沈郎吟处秋风老”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代诗人的景仰,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紧接着,“今代何人诗斗南”则是对当下诗坛的询问,显示出诗人对现实文学环境的关注和参与。

“鍊石补天君特妙”一句,通过锲石补天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常规、创造奇迹的向往。“追云逐月我何堪”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情感。

“极知才倍曹丕十”中,诗人以曹操、刘备为代表的古代文豪自比,显示了其才华横溢的自信。“不但人如汉杰三”则是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才能超越常人。

最后两句“欲与东湖传活法,当家衣钵付谁参”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文学成就和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但又带有一丝对未来传承人的选择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之比较、个人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于艺术创造与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其独到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徐太博(其四)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

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次韵徐宰斋宿学宫

孔堂雨宿盍儒簪,自与诸儒守诲箴。

白发一经流俗眼,青山千古圣贤心。

夜窗灯冷书如堵,春草坛荒杏满林。

想得梦回科斗壁,隐然丝竹尚遗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徐宰集珠溪(其二)

僧不须敲饭后钟,自携茶去借松风。

斩新山色佛头绿,依旧桃花人面红。

春瓮贮冰摇玉蚁,夜堂烘蜡缀钗虫。

山灵共欲留人住,新月隔溪烟雾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徐宰集珠溪(其一)

山家凫鹜散平田,沙路云深屐屡穿。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春能酝藉如相识,柳自风流未肯眠。

野老不知诗思好,但言啼鸟亦欣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