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鹦鹉

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

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

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

谁遣聪明好颜色,事须安置入深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刚饲养的鹦鹉嘴色开始变红,最适合在华丽的红楼绣户中居住。
它常常模仿人的声音,是因为聪明且有灵性,特别能识别主人,表达情感。
羽毛收拢睡足后,日子似乎难以打发,垂下的翅膀在忧愁时渴望清风的吹拂。
究竟是谁让这聪明又美丽的鹦鹉如此,只能被关在深深的笼子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写了鹦鹉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开篇两句“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和精美的居所,突出了鹦鹉的娇嫩和环境的奢华。

接下来的“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则展现了鹦鹉聪明好学,它不仅能够模仿人的声音,还能够理解并与主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两句中,“频学”和“偏能识主”都显示了鹦鹉的智慧和敏感。

然而,随后的“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却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鹦鹉在安逸的生活中似乎也会感到无聊和烦躁,它渴望能够飞翔,却又被囿于室内,这种矛盾的心情通过“敛毛睡足难销日”和“亸翅愁时愿见风”的对比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最后,“谁遣聪明好颜色,事须安置入深笼”则是诗人对于鹦鹉命运的一种感慨。尽管它聪明、美丽,但终究要被囚禁在精致的笼中,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总体来说,诗歌以生动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鹦鹉的个性特点及它在华丽环境中的矛盾心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自由与人为束缚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

兹地回銮日,皇家禅圣时。

路无胡马迹,人识汉官仪。

天子旌旗度,法王龙象随。

知怀去家叹,经此益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令狐相公以司空裴相见招南亭看雪四韵

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

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

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

傲士更逢酒,乐天仍对花。

文章管星历,情兴占年华。

宦达翻思退,名高却不誇。

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