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斋即事

鸦鹊噪新晴,南荣爽气生。

有花庭不俗,无水地偏清。

窗破招风响,墙空漏日明。

晚来无一事,尊酒自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斋居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鸦鹊噪新晴”,以鸦鹊的鸣叫衬托出雨后的清新空气,新晴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明亮的基调。接着,“南荣爽气生”一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南面的阳光带来了凉爽的气息,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

“有花庭不俗,无水地偏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庭院中花朵的雅致与环境的清幽,没有水的干扰,使得这片土地更加静谧,远离尘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窗破招风响,墙空漏日明”描绘了室内环境的简朴与自然的融合,窗户虽破却能引风入室,墙面空旷却能透进阳光,这样的设计不仅实用,更添了几分自然的野趣。

最后,“晚来无一事,尊酒自怡情”表达了诗人傍晚时分的闲适心情,无需过多事务打扰,一杯酒足以自得其乐,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斋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11)

夏子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还读图,寿周叔平先生时年六十

游不尽名山,真如膑两足。

读不尽奇书,还如曤两目。

书中有味食不厌,非若布帛乃有幅。

金匮石室足私藏,深山古穴多遗牍。

我闻西河首垂教,仕优而学资深效。

又闻陶令性冲和,耕种之暇还高歌。

此道今人复谁见,濂溪有裔卓嵯峨。

先生之貌虽清癯,先生胸藏万卷书。

博观约取精决择,青瞳炯炯双明珠。

先时早入莲花幕,保障茧丝摅策略。

即今年老赴军门,人识奇才皆齰愕。

露布千言顷刻成,云章十幅纵横作。

勋名虽则不归身,功利实已及斯民。

出其馀力事吟咏,亦复俊逸兼清新。

深山大泽富包孕,探之不尽观无垠。

奔雷走云倏变化,奇峰怪石争嶙峋。

峻望巍巍重山岳,先生自视犹虚名。

不因耳顺废穷经,翻为心虚思秉烛。

自从仓帝造文字,继起作者日相续。

抽妍骋秘五十年,插架堆箱千万轴。

先生寿比书轴多,年年岁岁书堪读。

形式: 古风

读宁上人诗倒用宋吕先生韵为赠

僧诗禅月与杼山,居士高岑王孟李。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

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

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

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

我生为诗三十年,未知此事从何起。

君今已筑无缝塔,光明坚固无倾圮。

山头有石坡陀形,山下溪流成燕尾。

山中复有能诗人,不负溪流石齿齿。

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

形式: 古风

毗山次韵赠禅

毗山之高不一里,诸山拱揖称云耳。

登临自昔有遗文,元篇宋什芬牙齿。

我寻山翠入山门,门掩龙鳞并凤尾。

松耶竹耶个个奇,丹青台殿何曾圮。

中有老僧长醉眠,日高尚未披衣起。

饮我清泉三百钟,泉香冽冽尘襟洗。

示我新诗三百篇,筌蹄脱尽生禅喜。

左有琅函右有图,瑜糜光映澄心纸。

能诗能饮复能禅,齐贯而来今有几。

我今欲住此山中,为语仆夫戒行李。

形式: 古风

毗山赠宁白上人

山形如几案,古寺说三朝。

齐已因诗著,渊明仗酒招。

林疏无虎豹,村近有渔樵。

涌殿兼飞阁,年来像法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