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访圆泽赞

相看已瞭然,安用频频举。

长笛不禁闻,又随烟棹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源拜访圆泽禅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间的深厚情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相看已瞭然,安用频频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源与圆泽禅师相见时的场景。两人目光相对,心灵相通,无需过多言语,彼此间的情感已经清晰可见。这里的“瞭然”不仅指看得清楚,更蕴含着心灵的契合与理解,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默契。

“长笛不禁闻,又随烟棹去。”在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融合在一起。长笛的声音悠扬而起,却似乎被周围的环境所包容,不再显得突兀。这不仅是对音乐美的描绘,也象征着李源与圆泽之间情感交流的自然与和谐。随后,随着笛声的渐渐远去,仿佛引领着读者一同进入了那片充满诗意的烟波江上,暗示着二人友情的深远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源与圆泽禅师相遇、对话及别离情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心灵的共鸣。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熊公见西山赞

一见能全机,隐身定无路。

遇犹不遇时,病在回头处。

形式: 五言绝句

大道浴湫图赞

腥风怒涛中,信手拿得起。

触拨老慈明,撺出拄杖子。

形式: 押[纸]韵

灵照卖笊篱赞

手把长长竹摝篱,与爷同乐又同悲。

轻如毫末重山岳,十字街头卖与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大慧佛日禅师赞

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