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重九又一首》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何止诗中一世豪”,开篇即以豪迈之气切入,暗示诗人不仅在诗中展现了一时的豪情壮志,更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不凡的气魄与勇气。接下来,“沈冥翻自怯题糕”一句,转折微妙,诗人似乎在享受着深沉的冥想与思考,但面对具体的行动或创作时,内心却生出了一丝胆怯,这种矛盾的心理描绘得生动而真实,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胸中秋色漫相高”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对比与冲突。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秋色比喻为一种高远而深邃的意境,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已分百罹伤断梗,忍看众醉更哺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心浮躁的强烈不满与批判。诗人认为,在这个充满苦难与挫折的世界里,人们往往选择沉醉于虚幻之中,而他却无法忍受这样的现状,坚持着自己的清醒与独立思考。这两句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也体现了其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最后,“不须痛饮已离骚”一句,以屈原的《离骚》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不借助酒力,也能像屈原一样,保持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这不仅是对古代伟大诗人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肯定与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叶恭绰作为一位文人学者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