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巡诗(其三十七)

生熟番情百种馀,半生半熟亦山居。

当年户口可知数,尽向鱼鳞册上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巡行时对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考。首句“生熟番情百种馀”,生动地展现了台湾原住民(番)多样且复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暗示了这片土地上的族群众多,文化多元。接着,“半生半熟亦山居”一句,以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笔触,描述了这些族群的生活状态,既非完全开化,也非原始未开,而是处于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过着与山林紧密相连的生活。

“当年户口可知数,尽向鱼鳞册上书。”这两句则转向了对人口的统计与记录,反映了清朝时期政府对于边疆地区人口管理的重视。通过将人口数据记载在类似鱼鳞状的户籍册上,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人口控制的需求,也侧面展示了政府对于边疆治理的策略与方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台湾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还触及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和文化融合议题,是清代边疆治理与民族政策的一个缩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诗人夏之芳成功地将个人体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收录诗词(57)

夏之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纪巡诗(其三十八)

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台湾纪巡诗(其三十九)

星轺回处转旌霓,人海无声马不嘶。

敢道霜威堪镇俗,长思涛静木城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喜雨

天作及时雨,民番乐有年。

景风初布种,解泽已盈田。

海壤珍唯谷,神庥瑞应虔。

欢情看长养,南北共熙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劝农归路经海会寺与诸同人分赋(其二)

问讯词坛客,山僧逸兴同。

地高晴翠合,林静妙香通。

登眺消尘虑,安閒步梵宫。

寸心持半偈,顿觉海天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