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山翁得乳虎,养之置中园。

驯优日已长,狎近如家豚。

妇言虎性恶,翁怒爱愈敦。

毕竟噬翁死,宁复顾前恩。

人皆笑翁痴,我独为翁冤。

莫涉银汉水,莫登青云途。

无波能覆舟,平地亦摧车。

曾参终杀人,薏苡为明珠。

但识谗者巧,孰云听者愚。

浮生似幻化,是非两空无。

何如东门侯,种瓜手自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古意》由明代诗人李崇仁所作,通过寓言的手法,探讨了人性、信任与误解的主题。

首句“山翁得乳虎,养之置中园”,描绘了一位老翁收养幼虎于家中庭院的情景,象征着对新生事物的接纳与培养。接着,“驯优日已长,狎近如家豚”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虎逐渐变得温顺,与老翁的关系如同与家猪一样亲近,寓意着成长与适应的过程。

然而,“妇言虎性恶,翁怒爱愈敦”揭示了外界的偏见和误解,老翁的妻子认为老虎本性凶恶,却并未动摇老翁对它的爱护,表现了坚持自我判断与情感的力量。

“毕竟噬翁死,宁复顾前恩”是转折点,暗示了最终的结果——老虎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因为本能或误解而伤害了老翁,表达了信任与后果之间的矛盾。

“人皆笑翁痴,我独为翁冤”表达了诗人的立场,认为世人对老翁的指责是不公的,体现了对坚持信念与情感的同情和支持。

“莫涉银汉水,莫登青云途。无波能覆舟,平地亦摧车”运用比喻,警示人们即使在看似安全的环境中也可能遭遇危险,强调了环境与行为选择的重要性。

“曾参终杀人,薏苡为明珠。但识谗者巧,孰云听者愚”通过历史典故,指出误解与偏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提醒人们辨别真伪的能力。

“浮生似幻化,是非两空无”总结了人生的虚幻与不确定,暗示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何如东门侯,种瓜手自锄”以东门侯亲自耕种的比喻,表达了对简单、直接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度复杂化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老翁与幼虎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性、信任、误解、责任与生活态度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

李崇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

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

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

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

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

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

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

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

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

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

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

天地相颠倒,血成沧海水。

强弱自有分,竟入秦王府。

邯郸白骨寒,鬼哭千万古。

形式: 古风

挽金太常

礼仪今太叔,史学昔公羊。

四十人间世,千秋地下郎。

空庭馀败草,老树耿斜阳。

俯仰成陈迹,经过只自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僧舍

山北山南细路分,松花含雨落纷纷。

道人汲井归茅舍,一带青烟染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污吏

城头乌乱啼,城下污吏集。

府牒昨夜下,岂辞行露湿。

穷民相聚哭,子夜诛求急。

旧时千丁县,今朝十室邑。

君门虎豹守,此言何自入。

白驹在空谷,何以得维絷?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