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讽

阳武旧恩惟丙吉,中兴同学有严遵。

封侯会自酬阴德,物色终应访故人。

可在介推怀怨望,深疑咎犯亦逡巡。

刚肠独有屠羊说,称义孤高无与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杂讽》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当代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首联“阳武旧恩惟丙吉,中兴同学有严遵。”以历史人物丙吉和严遵为引子,丙吉是汉朝名臣,以宽厚仁慈著称;严遵则是东汉初年的隐士,以道德修养闻名。这里将古代的贤者与当代的人物进行对比,暗示了在社会变迁中,道德与仁爱的价值并未被完全遗忘。

颔联“封侯会自酬阴德,物色终应访故人。”则进一步探讨了功名与德行的关系。封侯是古代官员追求的荣誉,但诗人认为,真正的封侯应当是通过积攒阴德(即暗中行善)而得来的。同时,诗人也期待着在寻找故人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那些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颈联“可在介推怀怨望,深疑咎犯亦逡巡。”通过介子推和咎犯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介子推是晋文公的忠臣,因不满晋文公的不公待遇而选择隐居;咎犯则是晋文公的谋士,曾因晋文公的失德行为而犹豫不决。诗人在这里质疑,即使面对不公,人们是否真的能够坚守正义,还是会在利益面前犹豫不决。

尾联“刚肠独有屠羊说,称义孤高无与邻。”以屠羊说为典故,屠羊说是关于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故事。诗人在这里强调,只有坚持正义的人,才能保持内心的独立与高尚,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却往往难以找到共鸣或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正义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

远师犹觉丹青似,大邑知无盘错忧。

梅岭山长因海尽,夜郎江阔傍城流。

鲸鱼浪作伧人鲙,槎客常随贾舶舟。

莫为风帆径清浅,秘书仍自有蓬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曹辅奉议福建转运判官(其一)

驰传典州名字高,溪山更不厌勤劳。

吏逢照胆新磨镜,事似屠牛已善刀。

颇说团茶如湩酪,欲将丹荔比葡萄。

使君诗思过泉涌,为赋佳篇悟此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张遂州

九折无艰蜀道通,使君车骑最雍容。

尚书不复拘三辅,御史仍开给五封。

接境去思棠树密,退公欢燕綵衣重。

治民固有张京兆,坐看巴人益劭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和张宣德合江亭

此水此山今昔游,苍烟古木又穷秋。

起随佳士初乘兴,忽话离人始欲愁。

南极早知无到雁,北天那可际归舟。

老身学得灰心也,不是灰心泪已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