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蚩

氓之蚩蚩不足数,四月五月濛松雨。

闭门县榻二十年,不见孺子与文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翻译

那个愚昧的人不值得一提,四月五月间下着蒙松雨。
我在这封闭的屋子里挂起床榻已二十年,未曾见到孩子和文举。

注释

氓之蚩蚩:形容那个人愚昧无知。
不足数:不值得计算,形容不重要。
四月五月:春季的四、五月。
濛松雨:蒙蒙细雨或松软的雨。
闭门:关门不出。
县榻:悬挂床榻。
二十年:长时间,这里指多年。
孺子:小孩子,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孩子。
文举: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与怀念之情。

"氓之蚩蚩不足数"一句,取材于《尚书·大誘篇》中的“氓之蚩蚩”指微小的事物不胜枚举,用以形容自然界中细小生物的繁多,不足为奇。这里则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和感受,显得淡漠而又自在。

"四月五月濛松雨"一句,则描绘出一个春末夏初的景象,濛濛细雨连绵不绝,营造了一种恬静而悠长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闭门县榻二十年,不见孺子与文举"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表露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外界的隔绝。"闭门县榻"意味着长时间的隐退不出,而"二十年"则增加了一种时间的沉重感。"不见孺子与文举"中,"孺子"指未成年的孩子,"文举"或许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伴侣,这里的"不见"包含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外界生活的某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隐居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操。诗人在这种平静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骊山歌

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形式: 古风

偃柏

名园气虚阔,怪柏独凝偃。

高枝翳浮云,翻然志飘远。

赤松来何迟,黄鹤去未返。

苏武游虏庭,矜傲何蹇蹇。

朔风吹寒枝,日暮羊在坂。

乃疑高坚材,独得造化本。

萧萧古池上,不与凡木混。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啄木鸟

小虫蠹坚木,自意吻颊刚。

蟠身宅幽窦,心期千岁藏。

尔非虎而翼,何乃巧取将。

剥啄绕树腹,卷舌利钩芒。

一身祸众命,曾未厌饥吭。

流怨入胡琴,美人借馀商。

鹈鴂相唯和,次第歇芬芳。

吾生独何事,有喙三尺长。

富岁常苦饥,不能餍糟糠。

宁饥忍效汝,岂复思随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啸台(其二)

步兵真旷达,与世故浮游。

平时哭途穷,郁郁宇宙幽。

浩气独不掩,筑台凌清秋。

一啸已望我,况乃尔汝俦。

斯人固遗世,世亦不汝收。

得非青白眼,钧铢牾时流。

聊为招魂些,释汝故时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