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二)再和

王孙陌上春风鞚。蕊珠宴、云軿从。

归去笙歌常醉拥。

蜡残花炬,月侵冰簟,惯作凉堂梦。

玉人劝客钗斜凤。条脱擎杯腕嫌重。

燕子入帘飞画栋。

雨馀深院,漏催清夜,更轧秦筝送。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宴饮的豪华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靡与逸乐。开篇“王孙陌上春风鞚”即设定了一个高贵身份的人物,在春风中策马而行,展示了一种不羁的自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接着,“蕊珠宴、云軿从”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豪华场面。蕊珠是珍贵的饰品,宴会上必然用以装点,而云軿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交通工具,象征着主人地位之高。

“归去笙歌常醉拥”表达了宴会结束后,主人仍沉浸在欢乐与美酒中,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这里用以形容宴会的热闹与主人对美好的享受。

“蜡残花炬,月侵冰簟,惯作凉堂梦”则描绘了夜深人静后的景象。蜡烛已经燃烧到尽头,只剩下花状的残余;月光洒在冰制的盘子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这一幕常常让主人梦回凉堂,那种舒适与安逸。

“玉人劝客钗斜凤”中的玉人指的是美丽的侍女,她们正在劝酒,而钗斜凤则是古代贵族女子的发饰,这里用以形容侍女之美。这一幕展示了宴会上的温馨与欢愉。

“条脱擎杯腕嫌重”则描绘了一种细腻的情感。条脱指的是衣袖,主人在举杯饮酒时,感觉到自己的衣袖有些沉重,这可能是由于衣物的华丽或是因为醉意上涌。

“燕子入帘飞画栋”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燕子指的是燕子穿梭于精美的帷帐之间,飞舞在装饰着图案的屋梁之下,这是对室内环境的一种描写。

“雨馀深院,漏催清夜,更轧秦筝送”则是最后一幕。细雨在深邃的大院中轻轻飘落,水漏的声音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在这样的清净之夜,更有乐声传来,这可能是主人对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和延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场宴会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宋代贵族生活的奢侈与优雅,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鱼游春水

芳洲生蘋芷。宿雨收晴浮暖翠。

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

清镜空馀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

溪涨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怀易醉。

十二栏干慵遍倚。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

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

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形式: 词牌: 鱼游春水

临江仙(其二)荼有感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

荼蘼斗帐罢熏炉。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四)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暮山新月两徘徊。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送王叔济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