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徂徕之松渭川竹,劲节高标拔尘俗。
衲僧行志亦如斯,甘分空山抱幽独。
香严一击忘所知,鸟窠叠足忘危枝。
只将松竹代说法,布毛何用拈来吹。
道人东寺有师叔,慎莫抛家事驰逐。
铁船打就已多时,归帆好趁东风熟。
这首诗以徂徕之松和渭川之竹为喻,赞颂了衲僧行志的高洁品性,如同松竹般挺拔不群,超脱世俗。诗中提到的“香严”、“鸟窠”等,皆是禅宗公案中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对禅悟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只将松竹代说法,布毛何用拈来吹”,这两句尤为精妙,诗人以松竹自比,表示自己只愿像松竹一样,静静地立于世间,无需借助外物或言语来宣扬佛法,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淡泊。
“道人东寺有师叔,慎莫抛家事驰逐”,诗人提醒渭侍者,在探望师叔的同时,也应珍惜当下,不要因追求名利而抛弃了修行的本质。
“铁船打就已多时,归帆好趁东风熟”,这两句则以航海为喻,暗示了修行之路虽漫长且艰难,但只要把握时机,就能顺利抵达彼岸。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白云缥缈无住著,独与青山如有约。
暮向青山头上飞,朝来又抹青山脚。
道人业空寂,不喜世上名。
既爱白云白,复嗜青山青。
结此茅庐事深隐,笑指云山当户庭。
坐夏不出户,尘缘净于扫。
羽客苕溪来,访我无生道。
无生不可学,可学成缴扰。
有物天地先,冥冥还杳杳。
仙凡本一致,明悟当及早。
蹠蹻岂永年,颜冉未曾夭。
南薰破炎热,浓绿莺声老。
与子两忘言,尘寰即蓬岛。
昨日又不归,今日又不归。
竟自无归日,劳我长歔欷。
歔欷为何事,怜此忘家子。
弃却祖翁业,向外图经纪。
岁月苦无多,悠悠水上波。
心源未照廓,奈此生死何。
归来兮归来,归来免攀陪。
山泉甘露味,草座黄金台。
人生当自足,自足真天禄。
宁为击壤歌,莫作穷途哭。
一法不留情,青山四时青。
折松拂石坐,白云林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