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江行览古

滚滚江流萧萧秋。荻苇寂寂汀洲。

江上青山,已都愁老,还劝人愁。新亭涕泪难收。

对风景依然楚囚。四海为家,六朝如梦,一样神州。

形式: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行秋景图,以滚滚江水和萧瑟的秋意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愁绪。"滚滚江流萧萧秋",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江面波涛汹涌与秋风凄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沉郁的氛围。

"荻苇寂寂汀洲",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荒凉,寂静的芦苇丛生在水中小洲,更显孤独与落寞。接下来的"江上青山,已都愁老,还劝人愁",将自然景色赋予了情感,青山似乎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使人倍感愁苦。

"新亭涕泪难收",词人借典故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新亭对泣的典故寓含亡国之痛,难以抑制的泪水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对风景依然楚囚",词人自比为楚囚,身处美景却如同囚徒,心境悲凉。

最后三句"四海为家,六朝如梦,一样神州",词人感叹无论历经多少朝代更迭,这片土地(神州)始终未变,但人事已非,令人唏嘘不已。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扬州慢.鄂渚晤沈大伯华,用白石韵

黄鹤空矶,赤乌残壁,古愁渐满征程。

看朝吴暮楚,隔数点山青。

又如梦、东风过了,几人年少,巾扇鏖兵。

问扁舟何事,年年来去江城。

与君一笑,早相看华发休惊。

剩白月飞觞,青天倚剑,犹赚豪情。

倦客甚时东下,今宵梦、先逐潮声。

怕秋云吹散,尊前幽恨还生。

形式:

忆旧游

记鸾笺写韵,凤曲游仙,小住文箫。

阁外山如画,试弓腰步屧,来看江涛。

画阑旧时曾倚,香气未全销。

怕一角斜阳,春人去后,红得无聊。

檀奴惯离别,几陌上花开,江上萍飘。

丞相祠堂在,似元都观冷,慵问栽桃。

青丝上头,千骑无福比韦皋。

渐老了周郎,负他初嫁人姓乔。

形式:

齐天乐.和白华,用叔问韵,时余将游庐山

西风又起天涯路,吹残碧云如马。

十载江湖,无人到处,惯与闲鸥争霸。一双不借。

更庐阜寻僧,远投莲社。

行路寻常,曹将军笔也难写。销磨旧怀艳冶。

向荒台流水,空吊琴雅。

夕跨苍龙,朝辞黄鹤,明日芙蓉手把。与君别者。

莫只学人间,秋虫吟哑。五岳归来,早将书代话。

形式:

满江红.过镇江感怀

滚滚波涛,惊心望、风云变色。

算除却润州京口,无斯奇绝。

虎斗龙争南北限,乌飞兔走东西没。

只茫茫片刻对江山,堪头白。纵华了,头上发。

休冷了,胸中血。问中流击楫,壮心谁切。

两点金焦愁似我,千帆吴楚忙如客。

蓦一声渔唱起前汀,鸥飞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