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夷行

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

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

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

扬州云气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

后胜误齐已莫追,范蠡图越当若为。

皇天岂无悔祸意,君子慎惜经纶时。

愿闻群公张王室,臣也安眠送馀日。

形式: 古风

翻译

历经战乱才深知和平的快乐,身处异乡更觉中原的美好。
十月的巴陵江面不平静,万里北风将旅人吹得摇摇欲坠。
洞庭湖畔树叶稀疏,秋声渐止,只剩阳光照耀江面。
君山挺立在岁末,湖南的天空映衬下如被清扫一般明亮。
世间多有壮志未酬的哀伤,战争未息,书生已老。
扬州云雾沉闷不散,我频频回首,徒然祈祷岁月静好。
齐国的后胜误国,已无法挽回,范蠡助越王勾践的故事应如何借鉴。
苍天或许有悔过之意,君子应谨慎把握治国的时机。
但愿诸位公卿能辅佐朝廷稳固,我只求安度余生。

注释

遭乱:战乱。
承平:和平。
居夷:身处异乡。
中原:中原地区。
江不平:江面波涛汹涌。
万里:极言距离。
黄帝乐:古代传说中的乐曲。
川杲杲:阳光明媚。
君山:湖南岳阳的名山。
岁暮:年底。
书生:读书人。
老:衰老。
扬州云气:扬州的云雾。
费私祷:徒然个人祈祷。
后胜误齐:后胜误国之事。
莫追:无法挽回。
范蠡图越: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兴的故事。
当若为:应当如何借鉴。
皇天:上天。
经纶:治理国家。
群公:众位公卿。
馀日:剩余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居夷行》,通过个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表达了对战乱动荡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遭乱始知承平乐”直接揭示了诗人对战乱的切身感受,对比和平时期的幸福。接着,“居夷更觉中原好”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更加怀念中原的故乡之情。

诗中“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描绘了秋天湘江的景象,寓言战乱带来的动荡不安,让旅人倍感艰辛。“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借景抒情,以黄帝乐曲的结束象征着战乱的寂静,但江面的明亮却暗示着危机犹在。

“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写出了君山的孤独和湖南的清冷,暗含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未来的忧虑。“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扬州云气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借扬州的静止之云,寓言战事的胶着,诗人徒然祈祷和平。“后胜误齐已莫追,范蠡图越当若为”引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决策失误的反思,以及对明智抉择的渴望。

最后两句“皇天岂无悔祸意,君子慎惜经纶时”寄寓了对上天可能的悔过和对国家治理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能谨慎对待治国方略。“愿闻群公张王室,臣也安眠送馀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个人安宁的期盼。

整体来看,《居夷行》是一首寓言深沉、情感丰富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刻体验和对和平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一首仰惟经世之外深入佛海而某欲托辞以寄款款适获此事发寤于心似非偶然者独荒陋不足以侈此殊庆耳

岁星欲吐芒不开,昴星避次光低佪。

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

仙公风流今几岁,再托高门瑞当世。

买香趁浴惊众聋,要识此僧今我是。

金粟后身何足言,释迦亲送非虚传。

稽首西来大菩萨,住世小劫须千年。

宰官说法聊应会,馀事文章亦三昧。

世间底物堪寿公,本自金刚无可坏。

形式: 古风

泊宋田遇厉风作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本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舍弟踰日不知雪势密因再赋

密雪来催诗,似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谁辨鹭与鹤。

坐令天回笑,未受风作恶。

急飞既繁丽,缓舞尤绰约。

稍积草木上,断缟莽联络。

终然要白日,印彼葵与藿。

满眼丰岁意,空诗信难酢。

慎勿辞典衣,已不虑填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试院春晴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

春光挟晴色,并上桃花枝。

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

馀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

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

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

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

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