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閒中日月静中过,孤竹清风柳下和。
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
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
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和杨维新学士先子除夜高咏诗韵》。诗中描绘了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通过“閒中日月静中过”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接着,“孤竹清风柳下和”则以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寄托情感,无论是解忧还是抒怀,都显得格外真挚。这里的“送穷”和“泣鬼”都是古代习俗,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和情感的释放。
“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这两句,诗人反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诗人认为真正的不朽并非物质财富或权力地位,而是后人的记忆与传承,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价值远胜于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青衫白发老一乡,人人薰德多循良。
醉仙或过沈东老,恶少怕闻王彦方。
黄鹤一去久汗漫,青山千古成荒凉。
高年厚德巳足羡,况有诸孙能显扬。
江淮都会楚州城,过客咸知尚义名。
晋鄙尽薰杨子德,邾人不爱鲁侯盟。
漆园千岁椿何在,蒿里三春草又生。
多少邻家需举火,至今闻讳尚吞声。
南北于今两玉堂,俨如东壁望文昌。
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
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
山色空濛树色深,人家住傍碧溪浔。
半江月照天在水,五月风来秋满林。
遁世独输高士隐,披图因见昔贤心。
人间何处有此景,我欲因之寄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