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陈白沙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学术思想的深刻理解。首句“清秋祠外水明砂”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景象,水波清澈,沙滩明亮,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新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千古高风岂易夸”一句,赞美陈白沙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意在说明其成就之伟大,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接下来,“一表孤诚陈魏阙,百年慈母共天涯”,通过对比陈白沙先生的忠诚与慈母的爱,展现了他对国家与家庭的双重责任与深情。
“学亏易简终旁径,道接朱程是大家”则揭示了陈白沙先生在学术上的追求与贡献,他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寻求更为简洁、直接的路径,最终与朱熹、程颐等大家的思想相接,成为一代宗师。
最后,“此日瞻依庑阶下,羹墙如在思弥加”表达了诗人亲自到书院拜谒时的感慨,仿佛陈白沙先生的教诲犹在耳边,令人心生敬仰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高尚人格与深厚学问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