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宿雁犹惊渚,昏鸦已著林。
野平云散乱,江动月浮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风景画面。"宿雁犹惊渚",表达了大雁栖息于水边,尚未完全安定之情;"昏鸦已著林"则是黑暗中乌鸦归巢的景象,给人以夜深人的感觉。
"野平云散乱"一句,以平坦的原野为背景,云朵飘散无序,显得天地辽阔而又有些许萧索。接着"江动月浮沈",江水微波荡漾中,明月似乎在水面上下沉浮,增添了夜晚的迷离与梦幻色彩。
诗人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是寂寞孤独之感,或是对自然景象的深切体悟。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丰富,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檐溜停清泻,林声息怒号。
水浮秋色远,山带夕阳高。
残霞销暝色,新月长圆辉。
黄落树滋本,夜眠人息机。
积雨生秋意,浮阴放晚晴。
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闻道清湖别有春,花边玉笋想长身。
怪来几日诗筒少,尽写瑰奇赋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