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估人迁涨海,遗我能言禽。
夭桃上行喙,蔚蓝明毳襟。
多此岂不贵,饶舌非所钦。
粒食鲜香稻,笼置无黄金。
扰以青铜镜,翻然喜同林。
韬光灭虚影,低首似沈吟。
沈吟欲谁语,可以證余心。
于人隔九译,我其尔知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初春杂咏八首(其八)》,描绘了一幅人与鸟的互动画面。诗人将估人(估客)比作迁徙至海边的鸟,这只鸟能言善辩,如同带有智慧的禽鸟。夭桃比喻其言语犀利,蔚蓝明毳襟则形容其言辞清新如蓝天下的鸟羽,富有诗意。
诗人认为,虽然这只鸟能言善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因此而珍贵,反而对于一个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来说,沉默寡言更值得钦佩。接下来,诗人提到鸟儿虽不求富贵,但对新鲜稻米的喜爱,以及对青铜镜的亲近,暗示了其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同类的友善。
“韬光灭虚影”表达了鸟儿隐藏光芒,不愿炫耀,而“低首似沈吟”则描绘了它低头沉思的样子,似乎在寻找知音。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与鸟儿之间隔着重重理解的障碍,但仍希望能找到共鸣,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真诚交流的渴望。
不详
皇威慑海若,崩角革顽凶。
昔从倭鬼役,今为王者农。
酋长加以冠,族类裸其躬。
震惊鞭挞威,嬉戏刀剑锋。
台郎出守罗星宿,云是大唐王与公。
五十二区山百重,南极蜈蜞北鸡笼。
浑沌不凿天年终。
卫鬤缦靡草,䰏髽如植竿。
独竦兕荐立,两岐羱角端。
不簪亦不弁,杂卉翼以翰。
谓当祝发从瓯骆,尔胡不髡能自完。
凿囷贯竹皮,括轮象日月兮卫其身,圆景双担色若银。
我闻无肠之东聂耳国,趋走捧持犹捧珍,又云一耳为衾一为茵;
非其苗裔强相效,呜乎坎德胡不辰!
齿耳夫何以皓为?又奚取于渍汁而漆颐?
厉骨辟秽芳其脂,墨氏毋宁悲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