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

失意离愁春不知,到家时是落花时。

孤单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春天的离别之愁无人知晓,到家时却发现已是落花时节。
孤独中做事不必再说命运凄凉,早晚与人相遇却只爱吟诗作赋。
穿越边塞风沙,回家的路途遥远,河边的老宅已不再是旧居。
想必你会感叹,我也即将像那巴江水般离去,漂泊的游子只能倾听子规的哀鸣。

注释

失意:心情沮丧。
离愁:离别的忧伤。
春不知:春天无法感知。
落花时:花朵凋零的季节。
孤单:孤身一人。
取事:做事。
休言命:不必谈论命运。
苦爱诗:深深热爱诗歌。
度塞:穿越边塞。
风沙:风尘和沙粒。
归路远:回家之路遥远。
傍河:河边。
桑柘:桑树和柘树。
旧居移:旧居已被迁移。
应嗟:恐怕会感叹。
又巴江去:又要前往巴江。
游子:漂泊在外的人。
悠悠:长久的、无尽的。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游子思乡的情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不觉,落花时节的到家,以及孤独取事,不再提及命运的苦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失意与寂寞。早晚之间遇见的人,都能感受到诗人的爱诗之情,显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寄托。

“度塞风沙归路远”一句,写出了归途的遥远和旅途中的艰辛,而“傍河桑柘旧居移”则是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最后两句“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征途,对巴江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亲朋好友的规劝与叮咛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送进士韦序赴举

丹霞照上三清路,瑞锦裁成五色毫。

波浪不能随世态,鸾凰应得入吾曹。

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预想明年腾跃处,龙津春碧浸仙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进士卢棨东归

灞岸草萋萋,离觞我独携。

流年俱老大,失意又东西。

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

到家梅雨歇,犹有子规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进士许彬

泗上未休兵,壶关事可惊。

流年催我老,远道念君行。

残雪临晴水,寒梅发故城。

何当食新稻,岁稔又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进士吴延保及第后南游

得意却思寻旧迹,新衔未切向兰台。

吟看秋草出关去,逢见故人随计来。

胜地昔年诗板在,清歌几处郡筵开。

江湖易有淹留兴,莫待春风落庾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