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寺前望瀑布

白虹昼下昆崙顶,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白天里,一道白色的虹光划过昆仑山顶
它一半隐入青翠的森林,久久未再显现

注释

白虹:白色的虹,可能指彩虹的一种,因在白天出现而显得特别明亮。
昆崙顶:指昆仑山的山顶,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青林:青翠的森林,形容树木繁茂、颜色青绿。
久不回:形容虹光消失的时间长,给人一种神秘感。
下洞水轮:可能是地下流水驱动的水轮。
穿地底:指水轮深入地下。
冰崖:覆盖着冰层的悬崖。
吼怒:形容水流冲击冰崖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重来:指水轮再次转动,水流冲击冰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以白虹般的瀑布从昆崙山顶倾泻而下的画面开始。"白虹昼下昆崙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瀑布如白天里的白色彩虹,自高峻的山巅直落而下,气势磅礴。"半入青林久不回",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一部分隐没在翠绿的树林中,声音久久回荡,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的两句"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诗人将瀑布比喻为地底穿梭的水轮,形象地刻画出水流冲击地底洞穴的场景,仿佛是大地的心脏在跳动。同时,瀑布的轰鸣声被形容为冰崖的怒吼,展现了瀑布力量的强大和动态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开先寺前的瀑布景观展现得如在眼前,既有静态的山势,又有动态的水流,动静结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晁补之作为宋代诗人,此诗体现了他卓越的自然意象捕捉能力和诗歌表现力。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其二)

长锥散子岩岩遍,短竹扶条岁岁添。

待得烹茶有松叶,不应更课木奴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东皋十首(其十)

城市何妨亦隐沦,贾君无意向红尘。

东皋瓜豆如云处,慊我幽栖不卜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东皋十首(其九)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

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东皋十首(其八)

尺五城南未足高,只今小杜更飘摇。

暮烟疏雨从君胜,玉子文楸听我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