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牢溪

拖舟百丈苦攀跻,一过牢津恍似迷。

花放乱红迎彩旆,谷传深响答鸣鼙。

避人幽鸟凌云噪,抱子惊猿走险啼。

春岫重重春水绿,欲疑春在武陵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沿下牢溪行舟时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动的细节。首句“拖舟百丈苦攀跻”以“拖舟”和“攀跻”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行舟于高山峡谷间的艰难与艰辛,暗示了旅程的不易。接着,“一过牢津恍似迷”一句则通过“恍似迷”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初入此境时的迷茫与新奇。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来描绘沿途的景色:“花放乱红迎彩旆,谷传深响答鸣鼙。”“乱红”不仅指花朵的繁多,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彩旆”则是随风飘扬的旗帜,此处借以形容行舟的动态美。山谷间传来的深沉回响与远处的鼓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

“避人幽鸟凌云噪,抱子惊猿走险啼”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幽静的山谷中,鸟儿自由飞翔,猿猴抱着幼崽在险峻之处啼叫,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最后,“春岫重重春水绿,欲疑春在武陵溪”以“春岫”和“春水绿”描绘了春天的山峦与清澈的溪流,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同时,诗人巧妙地将“武陵溪”这一典故融入其中,既增添了诗意,又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下牢溪沿途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

赵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牢溪

下牢千尺清,上牢郁古垒。

烽起飒寒飙,不改清溪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下牢放棹

络滑行行遍绿苔,溪边舟趁老渔回。

停桡笑问衣衫湿,我答苍山洞里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彝陵

下牢溪畔水,楚客送扬舲。

木落丹枫岸,沙明赤坂亭。

眼中秋望阔,愁外蜀山青。

此去三巴近,清猿定饱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一)

群峰斜枕郡城楼,石洞高悬最上头。

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

鸥鸟狎人闲自舞,亦知吾意已灵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