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监丞二首(其一)

诸老凋零尽,公胡不少留。

麈谈裁后进,山立俨前脩。

逸馆休黄发,为邦付黑头。

瓯闽看蔽芾,有泪正难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所有的老人都已经离去,您为何不多停留一些时日。
您用博学的谈论指导年轻人,像山一样威严地引领着前辈们。
在闲暇的馆舍中,您颐养天年,期待年轻的接班人能肩负重任。
看着瓯闽之地,您的接班人如同蔽芾树般成长,但想到离别,泪水难以抑制。

注释

诸老:指代众多老年长辈。
凋零:死亡或衰老。
公:对尊长的尊称。
少留:稍微多停留。
麈谈:高谈阔论,指学问上的深入讨论。
后进:后辈,晚辈。
山立:形容威严如山。
前脩:前辈,先贤。
逸馆:清闲的馆舍,寓指退休生活。
黄发:老年人的头发,代指老人。
付:交付,交给。
黑头:年轻人,比喻接班人。
瓯闽:古代地区名,泛指此地。
蔽芾:树木名,象征人才。
有泪:含泪。
难收:难以控制。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和惜别之情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

"诸老凋零尽,公胡不少留。"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朋友离散、时光易逝的情景。"诸老"指的是同辈的老友,而"凋零尽"则意味着这些朋友们都已经各奔东西,分散得七零八落。而"公胡不少留"中的"公"是对朋友的尊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能多停留的一种遗憾。

"麈谈裁后进,山立俨前脩。"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在这里,"麈谈"即是指友人们的欢谈笑语,而"裁后进"则表达了这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珍贵的布料一般,被细心地收藏起来。而"山立俨前脩"中,"山立"可能是比喻高洁或坚定不移的情操,"俨前脩"则表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如同山一般巍峨而又深沉。

"逸馆休黄发,为邦付黑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安逸的居所中享受晚年,保持一头黑发,而不必为国家的事情操劳。"逸馆休黄发"中的"黄发"是指年老后的白发,而"为邦付黑头"则是在祈愿朋友能保有青春的象征——黑头发。

"瓯闽看蔽芾,有泪正难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友人的书信(这里以"瓯闽"代指)时,不禁潸然泪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蔽芾"即是书信的内容,而"有泪正难收"则描绘了诗人被触动而无法抑制的眼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与惆怅,以及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280)

杜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李处士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挽陈将仕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周迪功二首(其二)

忆昔痴儿幸,联君季氏姻。

两家成契阔,一梦记酸辛。

乡誉闻君子,铭章又古人。

落花愁暮雨,凄冷不成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周迪功二首(其一)

书种开风气,儒声动海涯。

一门团义聚,千里择名师。

重卦终须卜,留耕已可菑。

贤书初入贡,玉树影参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