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束江穷方崒起,江盘山过却重回。
无风此水常呼汹,正用风狂水斗来。
这首诗描绘了彭浪矶附近山水的独特景象。"山束江穷方崒起",形象地写出山势陡峭,仿佛将江流紧紧束缚在狭窄的谷地中,而"江盘山过却重回"则展示了江水曲折蜿蜒,绕过山峦后再次转向。诗人通过"无风此水常呼汹",暗示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江水也因地形起伏而显得汹涌澎湃。最后,"正用风狂水斗来"更是生动地刻画了大风吹过时,江水与风力相互对抗,形成壮丽的自然景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彭浪矶一带山水的动态美和力量感,体现了宋代诗人晁补之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江吞湖卷气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
归为婵娟买丝屦,却应还我所忘刀。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著骨,故教诗句耸巉岩。
千日千程不厌行,一丘一壑可怜生。
常忧束缚名缰死,斗健寻山却称情。
从祖昔为州别驾,上书尝欲径枞阳。
乘危更觉思遗迹,惭愧篙师戒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