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道中

千日千程不厌行,一丘一壑可怜生。

常忧束缚名缰死,斗健寻山却称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即使千里迢迢也不觉厌倦前行
生活在一座座小山和一道道沟壑中显得多么可贵

注释

千日千程:形容路途遥远,持续很长时间。
不厌行:不觉得厌倦前行。
一丘一壑:指简朴的山野生活,形容平凡而宁静。
可怜生:令人怜爱,显得珍贵。
常忧:常常忧虑。
束缚:限制,束缚。
名缰:比喻世俗的名利束缚。
死:比喻失去自由或生命。
斗健:强健有力。
寻山:游历山水,寻求自然的乐趣。
却称情:符合心意,满足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弋阳道中》。诗人通过描绘长途跋涉的旅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于世俗名利的忧虑。"千日千程不厌行",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行程艰难,也毫不疲倦;"一丘一壑可怜生",则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欣赏,认为这样的简朴生活更显得珍贵。"常忧束缚名缰死",表达了对名利牵绊的深深忧虑,担心会被这些束缚所累,失去自我;"斗健寻山却称情",诗人渴望摆脱束缚,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那份由衷的喜悦。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马当风涛中

从祖昔为州别驾,上书尝欲径枞阳。

乘危更觉思遗迹,惭愧篙师戒马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周开祖子抱一发愿文后

欲爱生诸秽,俱盛一草囊。

应从持犯入,当发紫金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孔雀院后蒙泉

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开先寺前望瀑布

白虹昼下昆崙顶,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