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著骨,故教诗句耸巉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补之在冬日新降的霜雪之后的场景。"新霜一夜草如芟",形象地写出经过一夜寒霜,草地仿佛被修剪过一般,一片洁白。午时,诗人坐在窗前,品酒赏雪,雪花落在衣衫上,增添了冬日的洁净与诗意。
"午酌临轩雪点衫",通过"午酌"和"雪点衫"的动作细节,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即使身着雪花点染的衣衫,也无损其高雅风度。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畏清贫、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不怕夷门清著骨",夷门象征清贫,诗人表示自己不惧贫穷,骨气清高。
最后,"故教诗句耸巉岩",诗人以诗句自比,言辞峻峭,如同山崖般挺拔,显示出他的才情和傲骨,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千日千程不厌行,一丘一壑可怜生。
常忧束缚名缰死,斗健寻山却称情。
从祖昔为州别驾,上书尝欲径枞阳。
乘危更觉思遗迹,惭愧篙师戒马当。
欲爱生诸秽,俱盛一草囊。
应从持犯入,当发紫金光。
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